北京市朝阳区总工会:谢雯洁 | 青春执笔 银发为卷

7天前


北京市朝阳区总工会 2025.9期刊

谢雯洁:青春执笔 银发为卷

谢雯洁,1996年生,来自安徽阜阳,毕业于湖南女子学院家政学专业,现就职于北京嘉乐会家政服务有限公司,在2025年“朝阳工匠”选树活动暨2025年朝阳区养老护理员技能竞赛中拔得头筹,荣获“朝阳工匠”荣誉称号。

深夜铃声响起,她“20秒到位”;除夕视频挂断,她把思念葳进口罩。从养老院的学生志愿者到介护福祉士,再到养老护理讲师,从19岁到29岁,在养老服务这个用爱心丈量人生、用专业守护夕阳的领域里,谢雯洁用她一腔热忱,在银发浪潮里写下95后的青春答卷。

敬业:20秒到位 耐心照护

深夜零点,值班宿舍的铃声骤然响起。谢雯洁从床上弹起,20秒冲到病房。一次,因急着查看突发呼吸急促的老人,她摔倒磕伤膝盖,却顾不上疼,爬起来继续跑向老人房间。“老人的安危是首要的”,处理完老人,她才发现膝盖已青紫。

这是谢雯洁在日本某养护院进修的一个值班场景。“我负责的照护单元有50位老人左右,大多是介护等级3 - 5级的失能、半失能老人,还有不少患有认知症。”谢雯洁说,护理老人夜间值班照护任务密集,像给卧床老人翻身、处理二便、协助康复训练等,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,还要保证操作规范。“特别是老人们各有各的需求,比如喝水、上厕所等,往往我们要同时照护安抚多位老人。

让谢雯洁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情绪躁动的奶奶。夜里,奶奶常把房间弄得一片狼藉,甚至攻击护理员。谢雯洁用播放老歌、拿出老照片的方式安抚,直到奶奶平静入眠。

最熬人的是照护有认知障碍的老人。有一位老人总记不起自己是谁,常常凌晨三四点就起床,攥着旧照片在走廊来回走,嘴里念叨“要找老伴”。每当此时,谢洁先轻轻安抚他坐下,陪他一页页翻照片,哪怕他反复问同一个问题,谢雯洁也总是不厌其烦地重复道:“奶奶在家等您好好吃饭呢,我们再休息会儿,天亮了就能见到奶奶啦。”1小时1巡视、2小时1翻身,每天绷紧神经应对突发状况,不断回答重复提问的问题......虽然很累,但谢雯洁依然温柔坚持。

有一天,当谢雯洁像往常一样陪他翻照片,他突然指着其中一张说:“你笑起来,和我女儿有点像。”那一刻,之前所有重复的安抚、耐心的引导都有了回应。

谢雯洁说,熬夜守护,我们也不是熬苦,而是用爱心与耐心帮老人找到熟悉的温暖。这份被记住的甜,就是我们把苦酿成甜的最好证明。

连续两年除夕,她都在病房值班。挂断父母“在家等你”的视频电话,她偷偷抹泪,转身又用正常状态继续工作。“每逢佳节倍思亲,但老人也需要陪伴。”

精业:远赴山海 学艺求知

谢雯洁到日本进修的背后,源于她对养老事业的热爱。

大学时,谢雯洁在湖南女子学院家政学专业学习。最初接触养老行业是因为所在专业的校外志愿服务——去养老院、军休所、日间照料中心等陪老人聊天、做基础照料。在这个过程中,谢雯洁看到老人在专业照护下重新展露笑容,感受到“陪伴”的力量,也意识到养老不是简单的照料,而是守护每个家庭的牵挂。

真正让她下定决心在养老领域深耕的,是一位老师对她说过的一句话:“养老服务做的是‘有温度的专业事’,能让老人有尊严地生活,这比任何‘热门’行业都更有价值。

为此,在校期间,她用心学习一切和养老相关的知识。一次实训课,给模拟老人穿脱衣,袖子卡在肘关节,她急得冒汗。老师手把手示范:先托起肘关节,再顺着弧度轻拉,“零暴力照护,要让老人感觉不到压迫。”这句话她记到现在。

大学期间,谢雯洁通过学校交流项目赴日本学习一年。回国后,看到国内庞大的养老市场和养老需求,自觉“专业知识尚不扎实”的她又返回日本,进行了为期四年的学习。她从基础护理做起,系统学习认知症照护和介护理念等,并顺利考取了日本养老护理领域的国家职业资格——“介护福祉士”。

在考“介护福祉士”时,谢雯洁准备了大半年,每天下班后和休息时间学习理论知识、实操技能,压力很大。当拿到证书的那一刻,谢雯洁特别激动,“不仅是因为自己的努力有了结果,而是觉得多了一份‘底气’——以后能更专业地帮到老人,也能更有说服力地给护理员做培训了。

专业:淬炼匠心 传递关爱

回国后,谢雯洁加入北京嘉乐会家政服务有限公司,专门负责养老护理员培训。培训课堂上,她把日本“全人关怀”理念与国内实际结合,形成了一套适合国内护理员的培训方法,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精准的专业支持,解决实际服务中的痛点。

在认知症照护课上,她结合国内老人的生活习惯,教护理员用老人熟悉的话题(如老照片、传统节日)引导情绪,而不是照搬日本的方法。“这套方法得到了很多护理员的认可,他们反馈说用这些方法照护老人,抵触情绪少了很多,老人也更愿意配合。”谢雯洁感慨道,“能切实帮到行业里的人,这让我觉得自己的学习成果真正落地了。”

作为嘉乐会养老部护理讲师,谢雯洁同时协助居家养老服务匹配与跟进,为护理员提供专业支持。一位失能奶奶骶骨出现I期红印,她采用“30度倾斜垫+水胶体敷料+每半小时轻拍”方案,20多天后红印消退。家属竖起大拇指:“小谢,你护理得太专业了!”

工作之余,谢雯洁总是积极参与养老服务研讨会,研读老年医学、康复护理、社会工作等跨学科书籍,参加朝阳区家政行业的养老护理技能大赛等,精进自己的专业,并从一线护理员身上总结经验,不断优化培训内容。

谢雯洁用热爱与专业温暖着这个行业。于她个人而言,“工匠精神”是精益求精“标尺”,是精准记住每位老人的用药时间、饮食习惯,是扎实做好每一项基础照护的坚守。在谢雯洁看来,养老护理员不仅是服务的提供者,更应尊重老人的选择(哪怕过程慢一些),协助老人争取自主决策权,在老人需求被忽视时勇于沟通,助力老人从“被动接受照顾”转变为“主动参与自身生活”。

“我的职业理想是成为‘养老服务的传递者’,让更多老人能享受到有尊严、有质量的照护,也让更多人认可养老护理员的专业价值。”谢雯洁说,下一步,她打算深入研究居家养老的适老化改造知识,把这部分内容加入培训课程;联合公司打造“养老护理员成长计划”,定期组织经验分享会、技能实操课,为行业培养更多兼具技能与温度的护理员。

从安徽走出,在湖南求学,赴日本深造,再归国投身养老培训,谢雯洁始终用热爱与专业,身体力行地为养老行业注入温暖力量,侧写出属于自己的灿烂青春。